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全球商用车行业正在走出“单点突破”的旧周期,进入“系统共振”的新阶段:动力路线从柴油独大裂解为多元并存,资本流动从欧美单极扩散为亚非拉多点开花,技术迭代则从实验室专利竞赛下沉到真实运营场景。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行业新闻-


印度塔塔意愿收购依维柯

四年沉寂之后,关于收购依维柯的传闻再度升温。不过,这次站在谈判桌另一端的并非中国车企,而是印度巨头 Tata Motors。据路透社报道,Tata Motors 已向荷兰注册的 Exor 投资基金正式表达了收购 Iveco 股份的意向。Exor 由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创立,目前持有依维柯27% 的股权,却在公司重大决策中拥有 43% 的表决权重。消息人士透露,如果交易达成,Tata Motors 将只收购 Iveco 的商用车业务,而不包括其军工子公司 Iveco Defence Vehicles(IDV)。意大利方面希望把这家军工企业留在欧洲——最好是意大利本土——因此早在数月前就已单独挂牌出售 IDV。即便如此,意大利政府仍可能对整桩收购拥有“最终话语权”,因为该国法律允许政府在涉及关键本土企业被外资并购时设置附加条件。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塔塔Prima H2氢燃料牵引车

回顾 2021 年,一汽集团曾几乎完成对 Iveco 的收购,却在最后时刻因担忧中资入主带来的潜在影响而告吹。如今,印度背景的 Tata Motors 显然被认为“政治敏感度”更低。这家总部位于孟买的跨国集团不仅是印度、斯里兰卡及部分非洲国家最大的重卡供应商,还在韩国大宇商用车破产时将其卡车业务整体收编。今天,挂着 Daewoo 标识的高端出口版 Tata 重卡依旧驰骋在乌克兰、韩国乃至全球多个新兴市场。倘若交易最终落地,Tata 不仅将获得欧洲第六大商用车制造商的生产、研发与渠道资源,也将把 Iveco 的 Eurocargo、Daily、S-Way 等产品纳入其全球版图,形成从南亚、非洲到欧洲大陆的全链条覆盖。对于全球商用车格局而言,这无异于一次板块级的震动。

达夫再向比利时交付13辆8X8装甲牵引车

过去三年,达夫已向比利时陆军交付近 900 辆新车;如今,比利时又悄悄追加了一份小而精的订单——13 辆 8×8 装甲牵引车。它们依旧沿用 CF Military 系列名号,却彻底告别欧洲民用市场,只服务于战场的钢铁洪流。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细看配置,这批牵引车几乎是“达夫上身、太脱拉底盘”的混血产物:发动机舱里躺着 460 马力、去掉了欧六后处理包的 Paccar MX-13,驾驶室外罩则是由太脱拉提供的装甲驾驶室,再覆以数块与民用 CF 神似的装饰板;而真正让比利时军械官心动的,是太脱拉那套带独立悬挂的管式脊梁底盘——在泥泞弹坑间的通过性,欧洲难有对手。整车四桥驱动,后接 Broshuis 三轴低平板半挂,可一次吞下主战坦克或拖回受损装甲。

英国Turners接收第1000台新一代达夫卡车

英国液体及冷链物流巨头 Turners 最近把第 1000 辆新一代 DAF 牵引车收编入库,为四年来的密集换代画下极具象征意义的句点。故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 2021 年初——在官方发布前,Turners 就作为 DAF 的“种子用户”拿到了一辆预量产版 XF 450,四年来这台试验车已跑出 60 万公里,车况依旧在线。随后,Turners 陆续下单,把 DAF 新一代家族 XG+、XG、XF、XD、XB 全数收入囊中,如今累计 1000 辆的规模,在欧洲单一品牌车队里已属罕见。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第 1000 辆是旗舰车型 XG 450,6×2 带后随动轴,典型的英伦高容积布置。动力来自 2024 年 12 月升级后的 11L Paccar MX-11,450 hp,新造型进气格栅上的横条正是新版发动机的家族标识。车辆标配加长高顶卧铺、全套电子后视镜以及 DAF 最新的 Predictive Cruise & Connectivity 套件。在交付仪式上,这台崭新的 XG 450 与当年那台“零号”预产 XF 并排而立,四年的时间跨度与 60 万公里的里程差,让两辆同色系、同动力段的卡车像一对跨越时空的双胞胎,也直观展示了 DAF 新一代平台在真实物流场景中的可靠性。

GCW 1000吨!德国Titan特种牵引车交付瑞典公司

在大件牵引车动辄标称 250 t 组合重量、极限改装版也能摸到 1000 t 的今天,专为超重型运输而生的独立品牌似乎正走向灭绝。然而,瑞典 Jinert 集团最近从德国 Sulzbach an der Murr 提回的一台 Titan 6060 提醒我们:当任务真的逼近物理极限,还是需要一头血统纯正的“怪兽”。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这台三轴 6×6 牵引车出自 Titan Spezialfahrzeugbau——一家只干重活的德国小厂。整车以奔驰 Actros MP3 的窄体日间驾驶室和 16 L V8(600 hp)为基因,却彻底换掉了行走机构:三根 45 t 级单轴一字排开,配 29.5 R25 工程轮胎,单轴额定载荷就顶得上一台标准欧洲半挂列车。官方公告里写得很干脆:允许总组合重量 1000 t。换句话说,它拉的不是货,而是整座桥或整个钻井平台。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从照片看,这台 Titan 宽 3.5 m,没有后牵引钩,只保留了鞍座,意味着它的战场在远离公共道路的油田、矿山或风电安装现场——那里没有欧六排放限制,也容得下高龄的 V8 继续咆哮。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看这轮胎是真的大

依维柯防务车辆收到新合同,开发无人驾驶卡车+无人机协同系统

依维柯防务车辆(IDV)刚刚从北约后勤采购局 NSPA 手里拿到一份三年期合同,要为“无人卡车+无人机”打造一套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北约体系里,NSPA 负责为成员国统一做后勤和装备采购,这意味着项目一旦落地,欧洲和北美盟军的任何一支车队理论上都能直接调用。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按照技术规格,IDV 需要把地面自动驾驶重卡与空中无人机整合进同一个战场级“大脑”。核心场景包括补给投送、侦察监视、战损装备回收以及大规模无人护航编队。换句话说,未来前线缺油、缺弹或需要撤收抛锚车辆时,一支没有驾驶员的卡车纵队可在无人机实时回传的情报下自动规划路线、避障、完成装卸,再自行返回基地。

从行业视角看,军用技术向来是商用自动驾驶的“加速器”。IDV 这套指挥框架如果能经受住战场电磁干扰、地形突变和敌火威胁的考验,其数据融合、车-机协同算法大概率会回流到依维柯的民用重卡平台,加速干线物流的无人化落地。不过,母公司目前也在评估将 IDV 整体出售的可行性,一旦剥离,军用与民用 之间的技术通道就可能收窄,这为后续商用化节奏增添了新的变量。

-卡车文化-


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投产六十周年

今年,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了投产六十周年。在德语媒体里,这一甲子被反复提起:它曾是民主德国最畅销的重型商用车,没有之一。在国内,也能找到很多 IFA W50的踪迹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1965 年下线的 W50 生来就与众不同:驾驶舱前凸的“鼻子”更像四十年代的美式长头卡车,而非六十年代中期的欧陆平头潮流;6.5 升直列四缸柴油机仅有 125 马力,早期机型甚至跑不到十万公里就需大修。按今天的眼光,这台车的载重指标同样寒酸——底盘版总重仅 10 吨,主打却是 4×4 越野型号。耐人寻味的是,出口车型大多配全时四驱,而内销版却以 4×2 公路配置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大量原厂加长驾驶室的牵引车,用于长途干线运输。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在一辆进口卡车难觅的东德,W50 因“别无选择”而无处不在:农场、建筑工地、冷藏快运、油罐、集装箱、粉罐、双挂列车——你能想到的场景都有它的身影。最传奇的画面莫过于用双挂车把崭新的 Simson 轻便摩托车从工厂运往全国销售网点。1965 至 1990 年间,路德维希斯费尔德工厂共驶出约 57.2 万辆 W50,这一数字放在全球重卡史上都堪称顶尖,是 1963–2025 年肯沃斯W900 美国总产量的两倍。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由于数量庞大,几乎所有东德卡车司机的驾照都诞生在 W50 的驾驶室里。一份出口宣传册展示了“驾校版”的秘密:工程师把踏板、后视镜全部双倍化,更夸张的是塞进第二套方向盘——左右座椅前方各一个。教官可在瞬间接管车辆,后排还能再挤下两名学员面对面坐长凳,空间利用堪称极致。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1987 年,W50 终于迎来继任者 L60:9.2 升直六发动机、12 吨总重,看上去终于“像一台正经重卡”。但 W50 并未立即谢幕,而是以更低成本继续生产。真正的剧变发生在 1989 年:柏林墙倒塌前夕,奔驰代表悄悄坐到 IFA 的谈判桌前。双方迅速推出原型车 IFA 1318——东德底盘、西德奔驰 LK 驾驶室。可仅仅一个月后,统一已成定局,继续打磨这款老平台再无意义。奔驰顺势接管路德维希斯费尔德工厂,先后投产 LK、Vario、Vaneo 直至今天的 Sprinter。第一台下线的 IFA W50 与第一百万台奔驰 Sprinter 就这样在同一个屋檐下完成历史握手,成为两德商用车工业交融的注脚。

曼恩TGX Commander GT爆改车型亮相,赛车风玩到极致!

本周末,荷兰阿佩尔多伦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欧洲重卡狂欢——Truckstar Festival 2025。对于各大品牌而言,这场盛会早已不只是“秀肌肉”,而是比拼创意与工艺的最高擂台。今年,荷兰 MAN 经销商干脆推到极致:他们直接把一辆全新的 MAN TGX 拖进两家改装车间——擅长 Torpedo 长头卡车改造的 Vlastuin Truckopbouw 以及以加长驾驶室闻名的 Van Winkoop——共同打造出一台名为 TGX Commander GT 的“公路超跑”。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成品一亮相,就彻底打破了人们对重卡“力大不俏”的刻板印象。车身整体配色与保时捷 911 GT3 Cup 赛车同宗同源,低饱和金属灰打底,辅以高亮橙色拉花,在赛道与公路之间完成视觉嫁接。最吸睛的莫过于轮间导流罩——带蜂窝进气口的整流板直接让人联想到兰博基尼 Huracán 的侧裙;配合收窄大灯的碳纤维饰框、前唇扰流、烤漆遮阳板以及中置加高车顶,整车视觉重心被硬生生压低,静止状态也像贴地飞行。尾部则干脆做成了一整块光滑盖板,隐藏式 LED 尾灯镶嵌在熏黑灯带之中,下方是极简扩散器与双出排气——排气尾节还包了钛合金隔热罩,跑车味瞬间拉满。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车厢内部虽未公布官图,但官方透露采用全 Nappa 真皮包覆,橙色缝线与哑光碳纤维饰板交错;方向盘被重新打造成 Alcantara 打孔样式,手感与 GT 赛车无异。为了强化“战队”概念,经销商还把一台同色 TGE 厢式车开来助阵,三台车一字排开,赛道基因从 911 一直延伸到 40 吨级的钢铁巨兽。

印度塔塔收购依维柯?东德依发W50投产60周年!本周全球商用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7.21-7.27)

TGX Commander GT 注定成为 Truckstar 现场最上镜的“非典型”卡车:它不仅展示了荷兰改装产业链的想象力,也让外界看到 MAN 在品牌形象上愿意玩得多疯——当别家还在贴拉花和加灯带时,荷兰人已经用超跑语言把重卡讲出了新的故事。

-国产商用车在海外-


东风商用车马来西亚KD项目落地,本地化生产实现关键突破

近日,由东风进出口公司商用车海外营销部与东风商用车联合组建的专项技术团队赴马来西亚开展现场支持,成功协助当地合作方完成首批KD散件组装项目并实现整车下线。这不仅标志着东风商用车在马来西亚本土化生产取得关键性进展,更充分验证了东风先进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快速落地能力和全价值链服务优势。

专业团队 全程严控装配质量

东风商用车马来西亚KD项目落地,本地化生产实现关键突破

本次派遣的技术支持团队汇聚了制造技术、装配工艺、汽车电气等多领域骨干力量,肩负着保障装车流程顺畅与产品质量达标的重任。

在马来西亚项目现场,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语言交流障碍及与当地施工团队的协同挑战,项目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迅速融入,对车辆组装全流程实施精细化管控,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工艺标准。团队成员还针对当地工人制定了阶梯式培训计划,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和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装配工艺要点与标准化作业规范,使参训人员全面掌握核心操作技能,为整车品质管控构建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基础。

顺利下线 首车即获好评

经严格检测,该批产品在外观工艺、动力性能及整车质量等关键指标上全面符合东风汽车全球统一质量标准,获得马来西亚合作方技术团队的一致认可。

东风商用车马来西亚KD项目落地,本地化生产实现关键突破

在下线仪式上,马来西亚合作伙伴代表评价道:“东风技术团队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积淀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仅高效完成首车组装,更通过系统的技术指导,使我方员工的装配技能得到质的提升。这种全方位的技术赋能,为双方未来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在马来西亚的本地化生产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此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在生产运营环节做好协同,持续优化生产工艺,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丰富产品矩阵,推出更多贴合马来西亚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通过这些努力,公司期望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为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进而推动东风加速出海,实现“国际化跃迁”。

北汽福田150台AUMAN R牵引车交付加纳战略客户,西非战略再树里程碑!

近日,北汽福田向加纳战略客户批量交付150台AUMAN R牵引车,车队现已启程奔赴客户生产一线。此次交付不仅是北汽福田加纳市场本年度最大重卡订单,更标志着其与加纳顶级工业客户的首次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强力驱动北汽福田重型商用车在加纳市场影响力跃升。

北汽福田150台AUMAN R牵引车交付加纳战略客户,西非战略再树里程碑!

量身定制铸精品,硬核实力赢信赖

此次交付的AUMAN R牵引车,是北汽福田针对非洲市场工况量身打造的高品质车型。该车型搭载康明斯发动机,动力澎湃,实现较同类产品节油率提升5%的显著优势,其中AMT车型匹配ZF变速箱,确保高效、经济和可靠性,同时为驾驶员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驾乘体验。同时,此次交付车辆免费配备了智能车联网系统,为大型车队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无忧管理,获得客户的高度信任与认可。

北汽福田150台AUMAN R牵引车交付加纳战略客户,西非战略再树里程碑!

深耕属地结硕果,锻造市场竞争力

自2008年进入加纳市场以来,北汽福田精准把握发展脉搏,依托技术引进与深度属地化战略持续扎根。积极响应加纳政府KD政策,北汽福田携手核心经销商率先完成轻型商用车全系产品的本地化生产覆盖,涵盖轻卡、微卡、VAN、皮卡等多领域。2025年上半年,其重商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销量同比激增超500%,出口占有率显著提升,轻型商用车业务已稳居榜首,为份额持续攀升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随着加纳特马专营店盛大开业,福田西非战略正式迈入全新时代。目前,北汽福田已成为加纳实现属地KD组装产品品类最丰富的汽车品牌(含皮卡、中VAN、微卡、小卡等),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培养了大批本土技术人才,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面向未来,北汽福田将持续聚焦渠道拓展与行业大客户开发,不断完善涵盖属地化制造、售后服务、本地化人才培养及智能车联网的全价值链体系。

北汽福田150台AUMAN R牵引车交付加纳战略客户,西非战略再树里程碑!

北汽福田在非洲的征程,始终以非洲客户需求为核心,凭借顶尖的产品品质与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广泛信赖。此次与加纳标杆客户的成功合作,不仅是一次重大商业突破,更是中国智造深度参与非洲工业化进程的生动实践。北汽福田将继续携手非洲伙伴,共同推动区域汽车产业升级,为非洲大陆创造更高效、更美好的运输解决方案。

法士特“黄金搭档”助力陕汽商用车征战海外高温沙漠工况

近日,50辆搭载法士特·智行AMT变速箱+液力缓速器“黄金组合”陕汽商用车X3s重卡,正式启航交付沙特高端客户。这批专为中东高温沙漠工况打造的智能运输装备,将重塑沙特运输市场的效率与安全标准彰显中国商用车核心技术的全球竞争力

法士特“黄金搭档”助力陕汽商用车征战海外高温沙漠工况

智能可靠的集成机电系统

沙特作为全球极端工况的典型市场,对商用车零部件可靠性要求极为严苛。法士特·智行AMT凭借智能换挡、经济舒适、极致可靠性三大核心优势可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工况。

法士特“黄金搭档”助力陕汽商用车征战海外高温沙漠工况

安全省钱的技术专家

法士特液力缓速器帮助用户大幅提升行车安全,尤其是在长下坡路段,无需频繁踩刹车,即减少了刹车失灵的风险,也大幅减轻用户的驾驶疲劳。

法士特“黄金搭档”助力陕汽商用车征战海外高温沙漠工况

随着商用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法士特与陕汽正携手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运输解决方案;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内外商用车行业向更安全、更智能和更高效的方向迈进。

总结

当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开始同时提速,行业不再等待“杀手级应用”降临,而是让千种小步快跑叠加成不可逆的趋势。下一次颠覆,也许不在某个品牌的新车型。商用车行业的未来,正被无数条细流悄悄汇成海啸——我们只需保持耳聪目明,下周再会。

原创文章,作者:HeSeaOt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mkcw.com/trucks-mod/5465.html

(0)
HeSeaOtter的头像HeSeaOtter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