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车行业,每周都有新的动态和重要事件发生。本周,我们为您带来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闻,涵盖了新车型的发布、企业的重大决策以及行业技术的最新进展。从依维柯50周年限量版车型的推出,到斯堪尼亚的重组计划,再到沃尔沃和奔驰在安全与环保技术方面的创新,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行业的多样性,也展示了商用车制造商在面对市场变化和技术挑战时的应对策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新闻背后的故事。
依维柯50周年限量版车型抵达经销商
Iveco今年迎来了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时刻。这一里程碑可以追溯到1975年,当时Magirus-Deutz、Unic和OM品牌,以及菲亚特和蓝旗亚的商用车部门共同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商用车制造商。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Iveco特别推出了两款限量版车型——重型S-Way和轻型Daily,它们的车身都印有“1975-2025”的字样,象征着品牌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


Iveco为这两款限量版车型准备了独特的灰色车漆、纪念版装饰、精美的内饰织物,以及丰富的配置。在6月中旬于都灵举行的公司50周年庆典上,人们首次得以一窥限量版S-Way的风采。如今,这些车型已经陆续抵达经销商,将在整个欧洲市场推出。
斯堪尼亚计划裁员约750人
斯堪尼亚宣布了一项重大的重组计划,将裁减约750名办公室员工。这一措施旨在提高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中的竞争力。根据官方声明,裁员将仅在瑞典进行,涉及的员工均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其中,约400人来自人力资源部门,其余350人则涉及营销和中央销售等岗位。

公司总裁克里斯蒂安·莱文(Christian Levin)表示,重组是必要的,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并继续开发新的无排放运输工具。此次重组是斯堪尼亚应对市场变化、技术进步和区域化(即增加当地分支机构的责任)的举措之一。这并非商用车行业近期首次传出重组和裁员消息。此前,戴姆勒卡车公司(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品牌)宣布将裁减5000名德国员工,以节省10亿欧元成本。此外,两个月前,斯堪尼亚、曼恩、万国和大众商用车四家卡车制造商的9000名员工被转移到一个新的大型研发中心,他们将共同为所有品牌开发新的车辆和技术,成为传拓集团旗下的集中研发部门。
斯堪尼亚Longline车型更多新闻曝光!
斯堪尼亚Longline车型的传闻终于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根据德国卡车杂志《Fernfahrer》9月刊的报道,斯堪尼亚Longline版车型即将正式回归,并且首批车型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在经销商处。这一消息进一步证实了此前美国斯堪尼亚代表布鲁斯·威尔逊(Bruce Wilson)的爆料。

《Fernfahrer》杂志的试驾报告揭示了LongLine版车型的一些细节。Longline版车型的开发是斯堪尼亚对高端、高需求客户群体的一种回应,这些客户希望为司机提供超出标准的舒适体验。Longline版车型的设计灵感直接来源于斯堪尼亚为消防部门提供的驾驶室设计,其基础结构,包括后地板部分,与消防驾驶室完全相同,这大大简化了设计过程。Longline版车型将有两种长度版本,分别对应消防驾驶室的CP28和CP31型号。长线版车型的CS28型号将比标准的卧铺版车型延长80厘米,而CS31型号则延长110厘米。

杂志中展示的是CS31型号的原型车,这是最长的版本。该原型车由斯堪尼亚位于拉克萨(Laxå)的特殊车辆工厂制造,该工厂也负责生产消防驾驶室,并将负责Longline版车型的生产。《Fernfahrer》杂志还证实了此前布鲁斯·威尔逊提到的驾驶室内部布局的信息。原型车的内部布局并不是最终的量产版本,而是有意保留了尽可能多的自由空间。最终销售的版本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内部装饰。斯堪尼亚也预计,许多运输公司会选择不配备扩展卧铺设施的Longline版车型,因为许多车辆可能会直接从工厂送往改装车间进行定制。
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是,新的CS28和CS31Longline版车型是否能够与全尺寸的挂车组合使用?官方尚未给出明确答案。然而,可以预期斯堪尼亚可能会利用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重型卡车所享有的长度豁免。斯堪尼亚已经在电动车型上验证了这种方法——只需更换更向前突出的前保险杠即可获得豁免。Longline版车型很可能会主要以6×2驱动配置(带转向轴)的形式销售,因为即使是符合豁免条件的重型卡车也必须适应标准化的转弯半径。
沃尔沃推出自动发动机关闭系统
沃尔沃卡车公司推出了一项新的安全功能,旨在减少卡车在下坡路段时因制动器过热而引发的风险。这项名为“自动发动机关闭”的系统,可以在卡车下坡时自动关闭发动机,以提高制动效率并降低制动器过热的风险。该系统将于2025年在沃尔沃FH、FM和FMX车型上首次亮相。
沃尔沃卡车的安全专家指出,下坡时发动机的空转会增加制动器的负担,导致制动器过热,从而增加制动失效的风险。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沃尔沃开发了这项新技术。当卡车下坡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坡度和车速,并在适当的时候关闭发动机。这不仅可以减少制动器的负担,还可以提高燃油效率,因为发动机在下坡时不需要额外的燃油来维持运转。

沃尔沃卡车的首席安全官表示,这项技术是沃尔沃在安全领域持续创新的一部分。通过自动关闭发动机,卡车司机可以在下坡时更加专注于驾驶,而无需担心制动器过热的问题。此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减少因制动器过热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提高道路安全性。
沃尔沃计划在2025年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其主要的卡车系列,包括FH、FM和FMX车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卡车的安全性,还可以为司机提供更加轻松和高效的驾驶体验。沃尔沃卡车公司希望通过这些创新,继续引领商用车行业的安全标准。
奔驰GenH2氢燃料电池卡车测试年报公布
氢燃料电池卡车是商用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氢燃料电池卡车的能耗和实际续航里程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最近,奔驰公司公布了一项为期一年的氢燃料电池卡车测试结果,为行业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参考数据。

测试涉及五辆配备Cellcentric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奔驰Actros原型车。Cellcentric是戴姆勒卡车公司和沃尔沃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因此预计沃尔沃FH氢燃料电池卡车在未来的测试中也会取得类似的结果。这些测试车辆在德国的五家运输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测试,服务于多个不同行业的大型客户。测试车辆的使用场景非常多样化,包括运输集装箱、油罐车、散装货物和快递拖车等。测试车辆的总重量差异很大,从几吨到接近20吨不等,平均总重量为25.6吨。
在测试期间,这五辆测试车辆总共行驶了22.5万公里。加氢站位于两个地方:梅赛德斯工厂所在地Wörth am Rhein和鲁尔工业区的杜伊斯堡附近。为了完成这22.5万公里的行驶,这些卡车总共加氢285次,消耗了15吨氢气。虽然听起来不多,但需要强调的是,氢气是一种非常轻的燃料,以700巴的压力储存。因此,一辆卡车的满载加氢量仅为80公斤。
测试结果显示,氢气的平均消耗量在轻负荷下为每100公里5.6公斤,在重负荷下为每100公里8公斤。这意味着在满载80公斤氢气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可以在1000到1400公里之间,具体取决于工作条件和载重量。此外,测试还证实了加氢过程并不繁琐。平均加氢时间在10到15分钟之间。
德国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进行另一轮测试,以验证上述结果。这次测试将使用相同的卡车,但换上不同的用户涂装,以测试不同的路线和负载条件。到2026年底,整个项目将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首批100辆氢燃料电池卡车将交付给首批客户,用于长期使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从目前的续航里程和加氢时间来看,氢燃料电池卡车的参数与液化天然气(LNG)卡车非常接近。LNG卡车已经在长途运输中成功应用,尤其是在有了相应的财政激励措施后。那么,氢燃料电池卡车是否也能走上同样的道路呢?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主要取决于技术成本问题。目前,氢燃料电池(负责发电的设备)仍然非常昂贵,使得一辆卡车的价格相当于十几辆流行的柴油卡车。这主要是因为氢燃料电池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此外,氢气本身也不是一种廉价的燃料,未来氢燃料电池的价格能否大幅下降,以及氢气价格能否降低,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瑞士卡车道路通行费大幅提升
瑞士的重型卡车收费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属于较高水平。一辆40吨的欧六标准卡车每行驶一公里需支付0.956瑞士法郎(约合1.02欧元),这一费用大约是德国收费标准的三倍。尽管如此,瑞士当局最近宣布将在2027年初大幅提高收费标准。

瑞士当局认为,重型卡车的交通量在不断增加,而铁路-公路联运的运输模式却在逐渐失去吸引力。为了将货物运输重新引导回铁路,瑞士计划提高公路收费标准,以此筹集额外资金用于铁路发展,同时降低公路运输的吸引力。
此外,瑞士还需要资金来推动电动和氢动力重型卡车的普及。瑞士决定,电动卡车将完全免征公路费,直至2029年,以此补偿其高昂的购置成本。然而,考虑到瑞士对这类车辆需求的快速增长,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公司则需支付更多费用,以弥补公路收入的减少。
目前尚未明确具体的收费标准,但已有初步消息显示,新的瑞士收费标准将达到欧盟最高水平,这是迄今为止欧洲大陆任何国家都未曾见过的(瑞士在这一领域签署了欧盟协议,因此需遵守欧盟的规则)。此外,还有消息称,公路收费可能将涵盖总重量不超过3.5吨的重型卡车,前提是这些车辆用于商业货物运输。换句话说,瑞士的重型卡车收费将首次涵盖流行的“厢式货车”,这在欧洲尚属首次。而从事服务行业的轻型商用车,如果仅用于自身需求,则将继续适用更便宜的收费,如同私人汽车一样。
总结
本周的商用车行业新闻盘点到此结束。从依维柯的限量版车型到瑞士的公路收费政策变化,这些事件展示了商用车行业的动态和多样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商用车制造商们正努力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在下周的盘点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的行业动态和深度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HeSeaOt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mkcw.com/company-news/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