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投产六十周年

今年,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了投产六十周年。在德语媒体里,这一甲子被反复提起:它曾是民主德国最畅销的重型商用车,没有之一。在国内,也能找到很多 IFA W50的踪迹

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投产六十周年

1965 年下线的 W50 生来就与众不同:驾驶舱前凸的“鼻子”更像四十年代的美式长头卡车,而非六十年代中期的欧陆平头潮流;6.5 升直列四缸柴油机仅有 125 马力,早期机型甚至跑不到十万公里就需大修。按今天的眼光,这台车的载重指标同样寒酸——底盘版总重仅 10 吨,主打却是 4×4 越野型号。耐人寻味的是,出口车型大多配全时四驱,而内销版却以 4×2 公路配置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大量原厂加长驾驶室的牵引车,用于长途干线运输。

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投产六十周年

在一辆进口卡车难觅的东德,W50 因“别无选择”而无处不在:农场、建筑工地、冷藏快运、油罐、集装箱、粉罐、双挂列车——你能想到的场景都有它的身影。最传奇的画面莫过于用双挂车把崭新的 Simson 轻便摩托车从工厂运往全国销售网点。1965 至 1990 年间,路德维希斯费尔德工厂共驶出约 57.2 万辆 W50,这一数字放在全球重卡史上都堪称顶尖,是 1963–2025 年肯沃斯W900 美国总产量的两倍。

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投产六十周年

由于数量庞大,几乎所有东德卡车司机的驾照都诞生在 W50 的驾驶室里。一份出口宣传册展示了“驾校版”的秘密:工程师把踏板、后视镜全部双倍化,更夸张的是塞进第二套方向盘——左右座椅前方各一个。教官可在瞬间接管车辆,后排还能再挤下两名学员面对面坐长凳,空间利用堪称极致。

东德经典重卡 IFA W50 迎来投产六十周年

1987 年,W50 终于迎来继任者 L60:9.2 升直六发动机、12 吨总重,看上去终于“像一台正经重卡”。但 W50 并未立即谢幕,而是以更低成本继续生产。真正的剧变发生在 1989 年:柏林墙倒塌前夕,奔驰代表悄悄坐到 IFA 的谈判桌前。双方迅速推出原型车 IFA 1318——东德底盘、西德奔驰 LK 驾驶室。可仅仅一个月后,统一已成定局,继续打磨这款老平台再无意义。奔驰顺势接管路德维希斯费尔德工厂,先后投产 LK、Vario、Vaneo 直至今天的 Sprinter。第一台下线的 IFA W50 与第一百万台奔驰 Sprinter 就这样在同一个屋檐下完成历史握手,成为两德商用车工业交融的注脚。

本文来自企业供稿,不代表欧美卡车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HeSeaOtter的头像HeSeaOtter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