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欧 7” 要到 2031 年 7 月 1 日才会适用于重型卡车,也就是说,还有六年多的时间。不过最近,南安普顿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让大家再次关注起了这个话题。
英国的科学家们决定分析乘用车、厢式货车和重型卡车产生的固体颗粒排放,并研究欧洲部分国家这些排放的来源。他们尤其聚焦于极小的颗粒,比如 PM2.5 及以下的微粒,这些微粒的直径甚至比人类头发丝的平均直径还要细 30 倍。这些微粒对人体危害极大,它们能够进入肺部,进而进入血液循环。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 400 万人因这些微粒过早死亡。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欧洲汽车产生的大部分固体颗粒并非来自发动机尾气,而是刹车摩擦产生的粉尘。再加上轮胎的磨损,在固体颗粒排放方面,车辆的行驶系统(刹车和轮胎)对人类的威胁比动力系统更大。
科学家们还根据危害程度对刹车片类型进行了分类。垫底的是 NAO 型(无石棉有机刹车片)刹车片产生的粉尘,其中含有的固体颗粒对人体肺部的毒性,可能比柴油发动机尾气大得多。排在倒数第二的是陶瓷刹车片。这两种刹车片危害大,都和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铜有关。
大学的研究人员强调,这个问题在电动汽车上尤为突出。电动汽车常被称为 “零排放” 汽车,因为没有尾气排放,所以人们往往觉得它对人体健康更安全。然而,要是把刹车和轮胎产生的粉尘考虑进去,电动汽车对人体肺部的危害依然不容小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开头提到的 “欧 7” 新标准,不仅对发动机尾气的清洁度有要求,还将轮胎和刹车的粉尘排放纳入了管控范围。但这可能会让重型卡车的日常维护成本增加,毕竟零部件制造商为了符合新规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18 年,荷兰运输公司 Simon Loos 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作为欧洲最早一批采用电动配送卡车的企业之一,他们发现电动卡车的轮胎磨损异常快。于是,公司进行了一项内部研究,专门针对固体颗粒排放展开调查。
首先测试的是符合欧 6 标准的柴油卡车。结果发现,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所有固体颗粒里,尾气排放只占 15%,而轮胎磨损产生的颗粒占到了 85%。
那电动汽车的情况又如何呢?电动汽车没有尾气排放,也就不会从排气系统排出固体颗粒。但 Simon Loos 发现,电动卡车的轮胎磨损速度极快。这是因为电动卡车起步时就能输出很大的扭矩。
遗憾的是,公司总裁没有公布具体的对比数据。不过他指出:“由于扭矩更大,电动卡车的轮胎磨损更快,排放的固体颗粒也更多。可以说,在这方面,电动卡车排放的固体颗粒比柴油卡车还多。不管怎么说,这证明柴油卡车并不像媒体常说的那么‘脏’,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原创文章,作者:HeSeaOt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mkcw.com/trucks-cul/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