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商用车圈,比天气更热的是变革。新技术、新法规、新车型,对传统思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周欧美卡车行业都有哪些新鲜事?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盘点!
奔驰推出第二代ServoTwin转向助力系统
最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 ServoTwin 电动液压随速转向助力系统正式落地欧洲重卡市场,为长途物流与城建配送两大场景同时带来“更稳、更轻、更耐用”的驾驶体验。这套系统首次引入三段可变助力曲线:驾驶员只需通过仪表台上的平板电脑,就能在三档助力模式之间一键切换,既能在高速直线上获得更沉稳的指向,减少因路面车辙带来的横向跑偏,又能在狭窄货场掉头时把方向盘“调轻”,降低腕部疲劳。

与上一代相比,新系统最大的结构革新是彻底取消了为电液模块供电的中间电池包。这块电池以往每三年左右就要更换一次,不仅增加了停驶维护成本,还额外占据了宝贵载重。取消电池后,Servotwin 通过车辆主电网直接取电,可靠性提升的同时,也为车队释放了更多有效载荷。

在高速公路长时间直线行驶工况下,系统会以极高频率侦测方向盘扭矩与车身横向加速度,主动施加反向力矩,抵消车辙、横风带来的“抢舵”现象,让驾驶员即便双手短暂离开方向盘,车辆也能稳稳地保持车道中心。而当车辆驶入城市配送站点或施工场地,低速大角度转向结束后,Servotwin 会自动把方向盘带回正中,省去司机反复“回轮”的体力消耗,频繁倒车、贴库的效率因此大幅提升。
荷兰达夫的母公司:美国 Paccar 集团在 6 月下旬向美国专利商标局一次性提交了 “Paccar PX-10”“Paccar PX-14”“Paccar PX-15” 三份全新商标,注册类别为“陆地车辆用发动机”。从命名逻辑推断,Paccar 极有可能在现有 MX-11(10.8 L)与 MX-13(12.9 L)之外,再拉出三条排量分别落在 10、14 与 15 升左右的新动力带,形成阶梯更细、覆盖更广的“PX 家族”。

对于达夫而言,这将是继 2024 年升级后的又一次动力总成大动作。过去二十年,MX-11 与 MX-13 几乎与 XF105 以来的每一代达夫重卡同步进化,如今在欧洲长途干线、重载运输与特种底盘市场积累了可观的保有量与服务网络。如果 PX 系列上马,DAF 有望把排量区间从 10 升一直拉到 15 升,既能在 18~26 t 中型车段用 PX-10 替代部分 MX-11 的“轻量化”需求,也能用 PX-14/15 向上覆盖原本需要 16 L 发动机的 60 t 以上重载或大件运输市场。
耐人寻味的是,PX 系列究竟是彻底的新平台还是 MX 架构的深度改款,目前 Paccar 守口如瓶。考虑到 2027 年欧七排放与北美 EPA’27 双重大考临近,PX 发动机大概率会在燃烧系统、热管理、后处理封装与电控策略上同步对标最新法规,甚至不排除引入 48 V 或高压混动系统,为下一轮排放升级留出余量。
前脸大幅加长!欧洲专供的第二代五十铃M系列底盘
当欧洲重卡集体“长鼻子”化之后,这股风潮终于刮到了轻型商用车。五十铃日前开始向欧洲经销商交付第二代 M 系列底盘,其中最显眼的变化便是加长出挑、前挡大幅倾斜的驾驶室——在一向讲究紧凑灵活的日系轻卡身上,这样的造型堪称颠覆。

五十铃的思路并不单纯为了空动效率:M系列这类轻型底盘的最高车速不高,风阻收益有限,真正的诉求是“安全”。欧洲不少市场对日系短头轻卡的碰撞兼容性仍持保留态度,五十铃索性把驾驶室钱不加长数十厘米,前围倾角更陡,溃缩区随之扩大,正面碰撞时可为驾驶员争取宝贵的生存冗余打消客户顾虑。

新驾驶室带来的视觉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沃尔沃 FH Aero 的缩小版,但工程细节仍保留了日系轻卡的实用基因。机械方面则维持现有动力矩阵——M21 继续搭载 1.9 L 120 hp 柴油机,M27 沿用 3.0 L 150 hp 机型,均匹配全梯形车架、钢板弹簧悬挂与双后胎,承载能力与旧款持平,依旧主打城市配送、小型厢货及改装底盘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五十铃在意大利等南欧市场已经凭借短小精悍的日系标准驾驶室站稳脚跟,此番推出特殊版本,显然是向北欧及东欧等对安全法规更敏感的区域发起新一轮攻势。对于正在寻找3.5吨级高安全性底盘的冷链、电商及租赁车队来说,第二代五十铃M系列底盘提供了一个介于传统欧系轻客与日系轻卡之间的新选项,也让“轻型商用车也能谈风阻与安全”成为行业新的讨论焦点。
英国拟立法将盗窃货车货物列为重罪
英国政府正酝酿将“盗窃货车货物”单独列为重罪,以应对日益猖獗、每年给国家经济造成高达10亿英镑损失的货运犯罪潮。根据现行的《盗窃法》,把冷藏挂车撬开搬走整托智利车厘子,与砸车窗偷手提包的处罚力度几乎没有区别,多数案件被当作普通轻罪,量刑轻微,导致犯罪分子愈发肆无忌惮。

为此,运输部与内政部联合起草了《货运犯罪法案》(Freight Crime Bill),首次在成文法中把“针对商业运输工具的货物盗窃”单独拎出,并拟将其划入高严重性犯罪类别,配套更长的监禁刑期。法案还承诺同步推进两项硬件升级:一是扩建带围栏、照明和监控的“安全卡车停车场”,二是在货物集中停放区域增加常态化警察巡逻,力图把“事后追赃”变为“事前吓阻”。
不过,究竟“更重刑罚”重到什么程度——是按盗窃金额分级,还是直接引入最低刑期——目前官方尚未给出具体数字。9月12日,法案将首次在下议院接受一读审议,届时包括刑期幅度、警察执法权限以及停车场投资规模等关键细节才会水落石出。商用车行业正屏息等待,看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立法能否真正刹住英国高速公路沿线那条看不见的损失洪流。
德国允许远程操控车辆上路,测试为期五年
德国交通部日前正式确认,从2025年12月1日起,远程驾驶卡车与出租车将被允许驶入公共道路,进入为期五年的国家试验阶段。这意味着,坐在斯图加特控制中心里的操作员,只要通过实时数据链和冗余通信网络,就能合法地操控远在慕尼黑环城高速上的三轴厢式车,或将柏林市中心的电动出租开往机场。新规不仅给完全由人类远程持续接管的车辆开了绿灯,也兼顾了“远程+自动驾驶”混合模式——系统可在99%的场景下自行处理加减速与转向,操作员只在极端天气或施工路段短暂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政府此次把测试重点明确放在商业运营:试验名单里既有按公里计费的轻型、中型配送车队,也有被当地出租车公司视为“夜班司机补充”的无人出租。换句话说,德国人并不想重复封闭园区或港口内的概念验证,而是直接把远程驾驶推向真实物流和客运市场,用五年时间收集安全、效率、保险和公众接受度数据,再决定是否永久纳入《道路交通法》。如果一切顺利,德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规模化部署远程驾驶商用车的国家,届时欧洲物流网络的末端配送成本和出租车行业的人力结构,都可能因此发生根本性变化。
戴姆勒旗下BharatBenz推出多款新工程车产品
戴姆勒旗下专攻印度市场的BharatBenz品牌日前推出全新HX工程车系列,直指当地蓬勃却工况苛刻的土木与矿山运输需求。新系列首发2828C HX与3532C HX两款平台,分别输出280 hp/1 100 N·m和320 hp/1 250 N·m,命名规则依旧延续BharatBenz“吨级+马力”的直白逻辑。为应对印度常见的松软土路基和陡坡,两车标配坡道起步辅助,官方宣称最大爬坡能力可达60%(2828C)和54%(3532C);集成式前轮端轴承把保养间隔进一步拉长,而驾驶室外新增的导流罩则在尘土飞扬的矿区里增加了空动效率。

底盘部分,全新设计的IRT440-11后桥在承载力上做了加法,让车辆能在法规允许范围内多拉快跑;驾驶室内则首次引入了注意力监测摄像头,用来提醒连轴转的司机及时休息,降低事故风险。

对于需要频繁进出搅拌站的客户,BharatBenz同步更新了Torqshift自动变速器家族:2832CM与3532CM均搭载戴姆勒G211-12 Powershift 3十二挡AMT,并新增了2828C RMC混凝土搅拌车专用版本,9 m³罐体配以OM 926 BSVI OBD-II 280 hp发动机,专门应对山区基建的烂路与高负载起步。

自2012年在清奈Oragadam工厂投产以来,BharatBenz已覆盖9至55吨全谱系,所有产品均针对印度高尘、高热、高载重的工况进行发动机、冷却、悬架的本地化标定。此次HX系列的加入,不仅补足了品牌在“工程自卸+搅拌”双场景的最后一块拼图,也为戴姆勒在印度基建热潮中抢滩重卡高端细分市场再添筹码。
加强全球协同与产能布局,采埃孚商用车在德新增变速箱产线
采埃孚近日宣布,其位于德国总部的腓德烈斯哈芬工厂成功启用了第二条传胜(TraXon)商用车变速箱生产线,该产线沿袭了嘉兴工厂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采埃孚在全球产能协同、生产灵活性及效率提升方面的战略远见和高效执行。

高效灵活 成就现代制造体系典范
新产线总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紧邻现有的传胜生产线,便于人力的灵活调配和物流的高效协同。新产线具备先进的设计理念,采用先进的空中悬挂输送系统,配备了延长的工位与计算机辅助装配;同时配置了集成化设计的全新测试台,可以全面覆盖多种PTO(取力器)版本,并可实现对缓速器应用的测试支持,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对于产品的多样性且高品质的需求。
嘉兴智造赋能 跨国协同创新
此次德国新产线的设计理念正是源自采埃孚中国嘉兴工厂的传胜产线。该产线设计方案由采埃孚德国生产规划团队牵头,并在中国本地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下在嘉兴首次落地。在嘉兴产线建设过程中,德国总部为中国供应商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此次,中国供应商和采埃孚本土团队在总结嘉兴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德国团队优化并落地新产线,并完成了预验收工作,实现了跨国经验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高质量反哺。

这也再次印证了采埃孚“在中国、为中国、亦为全球”的本地化战略不仅体现在产品开发,更落实到生产制造和供应链建设等多个领域。中国经验为德国总部降本增效、缩短交付周期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采埃孚全球制造体系协同创新的典范案例。
总结
夏天一过,真正的考验才上路:电液转向把方向盘的“手感”写进算法,变速箱把中德两地经验压进同一套齿轮精度,远程驾驶把司机的座位搬到云端。技术不再只是参数表,而是一张张过路费、油费、保险单的加减法。在一切新气象的背后,终究要回归到现实的“柴米油盐”。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下周更多精彩,我们与您相伴!
原创文章,作者:HeSeaOt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mkcw.com/new-trucks/5769.html